是他把Linux系统带回了中国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IT档案馆 Author 总馆长
1994年,当时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,国内贸易部门正在建立一个VSAT信息发布平台,但当时很多网站服务器和应用使用的都是Windows系统,性能很差,经常出问题。
当时正在国内休假的宫敏看到后就拿出自己从芬兰带回的SLS Linux发行版系统,装上后,性能非常好,贸易部的同行惊讶道:“这个系统一装,怎么感觉我的PC变成工作站了!” 高兴得不得了。
因为Linux当时在中国并不流行,甚至大部分人都不认识它也没有见过它,而刚好宫敏在赫尔辛基理工大学做研究,他在构建新的分布式并行计算模型时要使用IP多播协议,但当时的Windows系统并不支持这个IP协议。
于是他查找相关资料,发现赫尔辛基大学二年级的学生Linus Torvalds写的Linux Kernel,对自己的研究非常有用。
▲Linus Torvalds
一年后,网友们根据Linux Kernel内核改进开发出了SLS的Distrbution也是最早的Linux发行版之一,这大概是Linux最早的一个Distribution。
宫敏下载了内核代码,开始安装,发现可以支持自己需要的IP多播协议,于是它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推进了。
他当时也认为中国非常需要这个东西,想复制一份拿到中国推广起来,他把想法告诉了在芬兰教育科研网Archive工作的朋友Ari Lemmke,他是真正给Linux命名的人。
Ari说复制Archive软件库大概需要80个G硬盘。而当时1994-1995年,PC磁盘容量普遍为40-45M,完全不够用,起码需要1个G作为缓冲,而1个G的SCSI硬盘需要8000马克(芬兰货币单位)。
另外,要在服务器上跑SCSI硬盘,还需要买一块SCSI卡,因为没这东西就没办法插上SCSI硬盘,宫敏连卡带硬盘共花了1万马克,花销不菲。
但是1个G的硬盘还是不够存储Archive软件库,因为Archive软件库大概需要80个G硬盘,宫敏就想到了磁带,买得起的是和数字录音带很像的DDS(4mm)磁带,宫敏花了几千马克买下20盘,又花了4000马克买了个二手磁带机。
于是宫敏开始复制Archive软件库,由于当时的设备比较慢,网络也慢,要复制一个80G的资源是要花费好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,Ari建议宫敏去自己学校复制,学校的网很快。
然后,宫敏白天工作,晚上在学校用脚本拽资源,每拽一部分就拷进磁带里,再拽、再拷,他还专门写了脚本,以免出现混乱。
宫敏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拷完所有的东西,带回到中国。
为了证明这个东西真的很有用,他选择用自由软件来搭起这个软件库,用Linux做了软RAID。
把不常用的PC机加大内存和磁盘用起来,信息中心的一台HP小型机上有磁带机,宫敏要了账号,通过网络使用磁带机,开始存储资源。网用磁带机比较慢,但最终还是把全部资源导进RAID里了。
这样软件库就建成了,Linux操作系统也算是成功引进了中国!
虽然软件库是建成了,但没有人使用,因为大家还不知道有这么个东西,于是宫敏就在网上建了一个新闻组,大家有问题可以在这里讨论。
可很久都没有互动,宫敏就在里面自己发贴,慢慢地开始有人留言提问,终于活跃起来了。只要有提问,宫敏一定回答。
后来用户越来越多,宫敏答不过来,就挑有意义的或新问题来答。
对于老问题,会有人告知去找哪个贴子,用户们也开始共同维护起来
宫敏觉得这样很好,大家都在无私地做着贡献。
一有东西就能让大家知道,给大家用;不会用的就一起讨论;都不会的,宫敏就帮忙在网上的新闻组上发起话题讨论,得出结论后完整地告诉大家。
后来越来越多的用户,于是大家就让宫敏回国做,在国外做把很多东西留给了洋人,回来就是为自己的国家做。
于是宫敏就回国了,可以说如果不是宫敏,中国可能没有Linux系统。
END